嬴翰资产董事长——高立平

董事长致辞

The chairman of the board

带着团队深耕房地产近二十年,一个亿到投资几十亿,经历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各阶段金融危机,每一次的跌宕起伏都让我及我的团队受到历练并逐渐成熟,虽然也曾遇到狂风大浪,但最终都能顺利过关,究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风险的敬畏和准备。我常给团队说的一句话就是:“有风险并不可怕,投资就会面临风险,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你对它的到来没有准备”。现在我们的角色从直接的投资人转变成投资管理人,朋友不理解,用常人的逻辑思维,功成名就为何要转型,只有我的一个合伙人最懂我,因为是他的一句话触动了我,“你和你的团队积聚了这么多的房地产投资经验,这些经验是你们的财富,为何不让团队的价值更大化”。


很多人都问我,地产还能投吗?我很坚定地回答:能投!但不能乱投。新一届政府这八年不能让GDP倒退,那是中国伤不起的痛,涉及政权,涉及民生,我们仍然需要三套马车带动前行,但是出口在我们刚拿到WTO的入场券时就被老美的TPP和TTIP搅黄了,消费和投资是息息相关的两兄弟,现阶段经济不上去哪来的钱去消费,所以,政府手上能打的牌不多,最终还是要围绕投资做文章,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投,一带一路,投亚太;土地改革,投 城镇化;这些都给地产市场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空间。


现在有很多中小地产企业,散户投资者,也通过私募基金在参与地产市场投资,应该说这是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过去是金融为地产服务,发展到今天,应该是地产为资本服务,在资本这个平台下,地产因为它成熟的流通市场,可公开估量的价值体系,已和股票投资一样,是资本比较青睐的投资领域。


蜂拥而上的私募投资基金活跃着投资领域的同时也隐含着许多的管理漏洞。每一份投资说明书都醒目地印着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何谨慎?投前、投后、退出,每个阶段险象环生,管理人能给投资者的价值就在这里,他们的经验和专业能判断出每个阶段都有哪些风险,当出现这些风险时你的应对措施。我常与我的团队说,我们是工兵,身经百战我们能发现雷区;准备充分我们能踏雷区;身先士卒我们先上雷区。也就是说在项目投资前的投资决策阶段我们就要对整个投资有可能的风险点进行预判,并提出解决方案;投资过程中除了跟踪监督管理以外,我们还定期进行风险评级,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启动相应的预警措施;对于我们发行和管理的项目,作为管理者我们和团队也会适当认购一些劣后,加强我们的管理责任。


不过这几句话说说容易,能做起来真不是简单的事,为了把团队这么多年的经验运用到投资管理上来,我们做了很多标准、流程、制度,组织了很多培训,虽然我们已经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负责投后管理,但是对投后管理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的摸索我们一直在进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投资领域的日渐成熟,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籍希望带着团队能给大家在这个领域留下一点经验,也希望帮助投资人能在我们擅长的领域获取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机会,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硕果。